微信朋友圈王阳明名言200句_王阳明名言

“无声无臭独知时,这是乾坤万有基础。抛开自己无尽的藏身,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什么样的名人警句可以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呢?名人名言可以启迪我们的心智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名人格言可以启迪我们向善向美的力量。为了精选出最好的内容小编经过搜集整理了,以下是一些可以供你参考的句子!

1、史书的目的是明辨是非善恶、总结经验教训的。

2、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3、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4、善恶都是天理,所谓的恶,原本不是恶,只是就本性或天理本体而言,有过分或不足罢了。

5、天理是固定不动的,动就是私欲。

6、王阳明认为人人皆知善恶,只是有的人无法正确地去行动,他提倡人们要以善行来实践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7、无知无不知,本体原是如此。譬如日未尝有心照物,而自无物不照。无照无不照,原是日的本体。良知本无知,今却要有知;本无不知,今却疑有不知。只是信不及耳。

8、所恶于上是良知,毋以使下即是致知。

9、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

10、先天而天弗违,天即良知也:后天而奉天时,良知即天地。

11、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

12、天理只是一个,更有何可思虑得?天理原自寂然不动,原自感而遂通。学者用功,虽千思万虑,只是要复他本来体用而已,不是以私意去安排思索出来。故明道云: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若以私意去安排思索,便是用智自私矣。

13、欲求宁静,欲念无生,这正是自私自利、刻意寻求的病痛,所以欲念越生心越是宁静不了。

14、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的发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5、理无动者也,动即为欲。

16、有人说:先生已把致知的宗旨要义阐述到极致,看来在此想再进一步是不可能了。先生说:怎么能轻易这样说。再用半年功夫看看怎样?再用一年功夫看看怎样?用功越久,越感觉不同。这难以用语言表达。

17、即使在忧愁苦闷和迷茫丢弃的时候,真正的本体的快乐依然存在,只要一念明醒觉悟,返求自身的虔诚,就会发现这种快乐。

18、至善是心的本体,这是一切的基础、本源。

19、人之本体,常常是寂然不动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20、反省、体察、克治私欲的功夫任何时候都不能中断,就像铲除盗贼,必须有彻底扫除干净的想法和决心。没事时,将好色、贪利、求名等私欲逐一追究并搜寻出来,一定要连根拔去,使其永不复生,才感到快乐。

21、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哲学,他希望人们能通过实践和自我反省,实现个人的道德境界和人生价值。

22、把良知认识透彻,不管千言万语,是非真假,一看就明白。符合的就对,不符合的就不对,类似佛家说的心印。

23、心的本体是人性,人性的本源是天,即人性的本源是天理。能尽人之心,就能尽其性。所以《中庸》说,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人性、天理。

24、如果贪财、好色、追名、逐利之心等像做盗贼之心一样,都被清除了,只剩下纯正的心的本体,看还有什么闲思杂虑?这就是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就会感而遂通,自然就会发而中节,自然就会物来顺应。

25、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26、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精则精,精则明,精则一,精则神,精则诚:一则精,一则明,一则神,一则诚,原非有二事也。

27、己所不欲是良知,勿施于人是致知。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语出《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使上。大意为上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下级不要无礼:下级的无礼行为令人讨厌,将心比心,所以对上级不要无礼。

28、一辈子只有这一件事,从少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只做这一件,这就是必有事焉。

29、以语言诽谤人,这种诽谤是浮浅的:如果自己不能亲身实践、身体力行,而只是从耳朵里进从口里出,整天絮絮叨叨,这是用行动诽谤自己,这样的诽谤才是深重的。

30、无声无臭独知时,这是乾坤万有基础。抛开自己无尽的藏身,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31、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32、博学只是在每件事上学习存此天理.笃行就是不间断地学习的意思。

33、空想、妄想有什么用呢?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怕没有枝、叶、花、果实?

34、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

35、有人问:良知原本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之和的,怎么会有过和不足的情况呢?先生说:知道了过和不足之处,就是中正平和。

36、与其挖一个数顷之大但没有水源的池塘,不如挖一口仅数尺之小但有水源的水井,井水源源不断,不会枯竭。

37、王阳明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他认为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对整个社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38、人若矜持太过,终是有弊。……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中心照管不及者多矣。有太直率者。先生日:如今讲此学,却外面全不检束,又分心与事为二矣。

39、良知或本体本来就是无知无不知的。比如太阳未尝有意去普照万物,但实际上太阳无物不照。无意去照而无所不照,这就是太阳的本体。良知本体原本是无所谓要知的,现在却要它知;本体本来无所不知,现在却要怀疑它有所不知。这只是对良知或本体不理解、不坚信罢了。

40、日:去草如何是一循于理,不着意思?日: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41、对圣人学者感兴趣,外孔,孟之训,他求,是舍日月之明,希光于萤火虫之微,也不是谬误——王阳明

42、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大意为君子做学问,心胸宽阔、公正无私,所以有任何事情发生自然能顺其自然而胜出。用智自私也语出《河南程氏文集》:大率患在于自私用智。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43、所谓好古敏求,是喜好古人的学问,勤勉探求此心的天理。即学就是学此本心,求就是求此本心。

44、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4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盘针,万化的根源总是在心里。但是笑过去颠倒过来,枝叶外寻。-王阳明

46、快乐是心的本体,虽然与七情六欲的快乐不同,但也不外于七情六欲的快乐。

47、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为子而傲必不孝,为臣而傲必不忠,为父而傲必不慈,为友而傲必不信。

48、王阳明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9、越是用功到了精妙的地方,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越难用语言说清道理。如果太执着于精妙的地方,反而整体的功夫会受影响。

50、文字思索亦无害,但作了常记在怀,则为文所累,心中有一物矣。此则未可也。

51、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52、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53、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都是我用的,是大道。二氏自私,是小道。-王阳明

54、语言表达混乱无序、没有条理,也足以说明其没有存养本心。

55、王阳明强调了每个人的自我教育责任,他认为教育不仅来自于学校,更重要的是个人的自我修养和学习。

56、凌崖望双峰,苍茫在哪里?崇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雾——王阳明

57、理全在人心,不格此心,无物可格。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

58、心是一个整体的一,以它所有的恻隐之情而言就叫作仁,以它完全合乎时宜而言就叫作义,以它有条有理通畅无比而言就叫作理。

59、人的本性都是善的,所以中、和人人本来都有,只不过一般人的天性大都被蒙蔽了,即一般人的本体虽然时时显现,但终究时断时续,时明时灭,所以一般人达不到其心之本体的全体作用。

60、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61、王阳明强调了人的自由意志,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应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理性去行动。

62、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63、知行合一:知之真实,行之明觉精察就是知行。-王阳明

64、有人问:晚上怕鬼,怎么办?先生说:只是因为平时不能存养善良的德行或心性,心中有所愧疚,所以才怕鬼。如果平时行事一言一行本来就合乎天理神明,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又有人说:正直的鬼自然不用怕,但邪恶的鬼不管人的是非善恶,可能对好人坏人都要伤害,所以难免让人害怕。先生说:哪有邪鬼能迷惑正直的人?仅仅这一怕,就证明心之不正。之所以被鬼迷惑,不是鬼迷惑人,而是心自己迷惑。就像人好色,就是被心的色鬼迷;好财,就是被心的财鬼迷;不至于发怒时而发怒,就是被心的怒鬼迷;不至于害怕时而害怕,就是被心的怕鬼迷。

65、有意去求宁静,就越不能宁静。

66、阴阳一气也,一气屈伸而为阴阳;动静一理也,一理隐显而为动静。

67、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68、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69、一就是天理。主一就是一心一意专注在天理上。如果只知道主一,不知道一就是天理,那么有事时就变成了追求物欲,无事时就变成了凭空臆想。

70、王阳明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们应该互相包容和尊重,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71、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72、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73、王阳明鼓励人们要积极地改变自己,他认为个人的心性是可以通过自我修养和努力改变的。

74、日: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先生日:何以见之?对日: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先生日: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75、有人问:当专心用功时,有声、色在面前,如往常一样去听去看,这恐怕就不是专一了吧?先生说:怎么能听不到看不见呢?除非槁木死灰一般、耳聋眼瞎的人。虽然听到看见,只要心不随着声色流去就行了。

76、天理只是个一。就天理的凝聚而言就是性,就天理凝聚的主宰而言就是心,就天理主宰的发挥而言就是意,就天理发挥的光明觉悟而言就是知,就天理的光明觉悟的感应而言就是物。所以就物而言就是格,就知而言就是致,就意而言就是诚,就心而言就是正。正就是正此心,诚就是诚此意,致就是致此知,格就是格此物,都是要穷尽天理以充拓本性。

77、廓然大公,方是心之本体。知此,即知未发之中。

78、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79、仁者以万物为一体,不能一体,只是己私未忘。

80、如果能看明白自己的人性,则气就是性,性就是气,原本就没有性与气的分别。

81、只要在心上体悟。心明,对书上的意思自然融会贯通。如果心不明,只是通晓了书上的文义,反而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82、天地间万事万物也如花草,哪里有善恶的区分?赏花时,就以花为善,以草为恶。想用草时,反过来以草为善。

83、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84、本心之外没有事物,例如,我心中产生孝敬父母亲人的念头,那么,孝敬父母亲人就是事物。

85、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都是通过惟精功夫而求惟一。做惟精功夫,其目的是为了证得惟一。

86、至善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原本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所以叫至善,最高的善。止于至善,只是恢复人性的本来面目而已。

87、良知只是一,随良知自然发挥流动呈现处,完备充足,无来无去,不须向外假借。而良知自然发挥流动呈现处,却有轻重厚薄的区别,丝毫不能增加,也丝毫不能减少,这就是所谓天然自有的中。良知的妙用无形无体,无穷无尽,其道广大,即使天地无边无际也装载不了它,其道精微,天下任何东西都破解不了它。

88、日:天理何以谓之‘中’?先生日:无所偏倚。日: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先生日: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着。

89、只是一个功夫,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功,便是作伪,便是见君子而后厌然。

90、最简单、最广大的是复杂的极致,只在吾心,只为吾心。

91、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

92、有人问:好色、好利、好名等心,肯定是私欲,但那些闲思杂虑怎么也叫私欲呢?先生说:任何闲思杂虑都是从好色、好利、好名这些根上缘起的,从根源上找就能看清各种私欲的本质。

93、王阳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认为只有放下自我欲望,顺应天理,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意义。

94、有一位长期听讲的下属,他说:这个学说很好,只是要处理的诉讼案件、文件太繁多,没时间去学。先生听了后,是这样回答的:我什么时候教你离开诉讼案件、文件而凭空求学的?你既然有诉讼案件要处理,就要从诉讼案件上求学,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审理某一诉讼案时,不能因当事人行事或说话无礼,而升起个发怒的心;不能因当事人说话办事委婉周密,而升起个欢喜的心;不能因讨厌当事人托人说情,而故意加倍惩罚当事人;不能因当事人的哀求,而不经意屈从当事人;不能因自己的事务烦杂,而随意断案;不能因旁人的故意罗织罪名和诽谤陷害,而随那些人的意思处理之。

95、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核心思想,他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知识。

96、心印语出佛教禅宗,谓不用语言文字,直接以心相印证,以期顿悟。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

97、看、听、想、做等与理都是合为一体的,而未尝有什么看、听、想、做,这就是动而未尝动,即程颐先生所说的动亦定、静亦定,意思是本体和运用同出一源。

98、去掉私欲遮蔽,人人都能循得良知,人人都能得道,依良知直觉而行,本应无往而不乐,无往而不胜。

99、天理本体自有它的限度,几时、凡事都不可太过分。人一旦认识、体悟到心体,自然就会知道它丝毫不能增减。

100、恒定是心的本体,也就是天理。动静变化只是源于本体的现象在不同时空里的表现。

101、不识私欲,便不识天理。识得私欲,去掉私欲,天理自现。功夫只有一个,念念去私欲存天理,无须外求。

102、功夫难就难在格物致知,这是思想念头要真诚、要符合天理的事。思想、念头做到真诚和符合天理,就会基本上使心做到中正,自然也就能修身了。但正心和修身也分别各有其切入点,修身大体上是就感情发出来后的情况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之前的情况而言的。正心后则中正,身修后则平和。

103、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104、戒慎恐惧就是修道的功夫,中和就是恢复其天性的本体。戒慎恐惧语出《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05、乐是心之本体,虽不同于七情之乐,而亦不外于七情之乐。

106、做功夫只求每天减少点什么,不求每天增加点什么。减少一分私欲,就是恢复一分天理。这本来多么轻快洒脱,多么简单易行!

107、王阳明倡导心灵的平静与宁静,他认为只有在内心淡定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面对外界的变化和挑战。

108、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109、是非这两字是个大原则,其具体精妙绝伦处就取决于每个具体的人了。

110、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111、精神、道德、语言、行动,一般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只是不得已。天、地、人、物,都是这样。收敛是致其本体,发散是失其本体。

112、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

113、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

114、近诚的状态,即近良知,理自现。

115、王阳明指出,心性即为良知,每个人都有内在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只要听从内心的声音,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16、《大学》中讲的功夫无非就是明明德,明明德的功夫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以诚意为宗旨和主宰去格物和致知,功夫才有落脚点。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117、人必须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具体事物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立得住,才能静止时、行动时均能合乎天理。静亦定、动亦定语出《河南程氏遗书》第二卷: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118、体会到的与听来的不同。我当初给你讲时,知道你不明白,没有体会到什么。只有进入体会,深入体会,每天才会有不同的认识,才会知道这是没有穷尽的。

119、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然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120、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一傲字。做儿子的如果傲则必不孝,做臣子的如果傲则必不忠,做父亲的如果傲则必不慈,做朋友的如果傲则必不信。

121、问君为什么日期盼?烦恼场错用功。莫道圣门没有公式,良心二字参与。-王阳明

122、你如果用厌弃外物的心去求静,反会养成一个骄傲懒惰的习气。你如果不厌弃外物,那么去静处存养,倒也是好的。

123、《中庸》中说的不真诚就没有万事万物,《大学》中说的发现和弘扬最本质的德行功夫,讲的都是要真正的诚,诚的功夫,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24、有人问:乐是心的本体,但在遇到双亲去世而悲伤痛哭时,这个乐还在吗?先生说:必须是大哭一场才能恢复乐的本体,不哭就不能回到乐。虽然在大哭,但内心得到安慰就是乐。心的本体未尝有变化。

125、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

126、宁静时每时每刻不忘去除人欲、存养天理,行动时每时每刻不忘去除人欲、存养天理,不要在意是宁静还是不宁静。以遵循天理为主,心里怎么能不宁静?以追求宁静为主,却未必能遵循天理。

127、认知真实确切到自然而然可以付诸行动的地步就是行,实践到灵明觉醒、明察秋毫的地步就是知。

128、写文章思索并没有害处,但写完了常记在心里,就会为文所累,心中有一个东西。这是不好的。

129、仁是造化万事万物生生不息的天理,虽然它充满四周天地间,无处不在,但它的发生、流行、发展变化也只是个逐渐的过程,所以它才会生生不息。没有逐渐,就没有生生不息。

130、万物之理无非是我的心。-王阳明

131、无所住而生其心,明镜之应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处;妍者妍,媸者媸,一过而不留,即是无所住处。

132、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133、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因喻之日: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

134、学者不能没有琴瑟和书籍,有了这些正当的事情,此心就不会放纵和遗失。业以居之语出《周易》: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35、本性没有不善的,所以知没有不良的。良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廓然大公寂然不动的本体,人人都具有。但是,人人本都具有的良知往往不能避免被物欲等私欲遮蔽,使其良知不能显现、不能被发现,所以必须学习以清除蒙蔽良知的众多私欲。

136、真阴之精就是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就是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的根源是阳,阳的根源是阴,阴阳是一个统一体,并非是两个东西。

137、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巧处则存乎其人。

138、往往那种一味求静的人和情况,看似收敛,实属放纵、沉溺。

139、致良知的功夫不能急于求成,认识到良知的本质,去踏实、诚实地用功,自然能体悟透彻。到这一步就不分内外了,此心和万事万物怎么能不融为一体呢?

140、日:然则善恶全不在物?日:只在汝心。循理便是善,动气便是恶。日:毕竟物无善恶?日:在心如此,在物亦然。

141、无善无不善,性原是如此。悟得及时,只此一句便尽了,更无有内外之间。

142、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143、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

144、(身、心、意、知、物是一件)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

145、去得人欲甚难,故识天理甚难,故认为人生只有一事去私欲,存天理,或致良知格物诚意正心集义必有事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均为一事。

146、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147、所谓动静没有开端,阴阳没有开始,对于明白天道的人来说自然可以默默地就体会到,用语言是说不尽的。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语出《河南,程氏经说》。

148、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

149、博学、审问、思考、辨析、实践全都是学习,而不存在只所谓学习而不具体实践的。

150、良知的自然呈现就是真诚恻怛,良知是真诚恻怛的本体。近真诚恻怛,即近良知,近本体。

151、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152、最高的善是心的本体。本体上稍有过分就是恶。不是有一个善,又有一个恶来与之来相对。善恶只是一个东西。

153、书中华丽的价值观和成功的秘诀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王阳明

154、主要是专注于一个天理——王阳明

155、王阳明提倡了内在价值的追求,他认为个人的价值不仅仅来自外部的物质享受,更重要的是内心的精神追求和成长。

156、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

157、异端语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158、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千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159、去私欲存天理,其精微处必须每时每刻反省、体察、克治私欲,才能逐渐有所认识,终有所得。

160、人心的本体是寂然不动、随感应相通的。人心的本体在意念未发动时是隐藏的,在意念发动后显现,未发动和已发动是互相包含的关系,而不是先后的关系。

161、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162、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163、人要有为自己的心,才能克服自己的私欲,能克服自己的私欲,才能成全和成就自己。

164、王阳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思考的主体,应该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来行动,而不是盲从他人的意见。

165、戒慎恐惧即是独自思诚,独知、自知、真实自省,近勿自欺而观自在。而能使人真正戒慎恐惧的,非良知莫属。戒慎恐惧语出《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66、白天修炼时,受外界干扰心中很乱,那就练静坐;懒得看书,那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167、大体上《中庸》讲的就是诚身,诚身到极致就是至诚;《大学》讲的就是诚意,诚意到极致就是至善。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能尽其心,是能尽其性矣。《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168、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然凡夫俗子,都可以是圣贤。-王阳明

169、王阳明提倡勇于担当的精神,他认为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需要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170、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171、所谓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在知道者默而识之,非可以言语穷也。

172、功夫与本体也都是一回事,本体原本就没有内外可分。只是后来做功夫的人把功夫分了内外两种,反而是失去本体了。如今正是要讲清楚的,功夫不要分内外,才是本体功夫。

173、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

174、妄心是动的,照心是不动的。良知永恒照耀万物,万物永远运动但也永远处于宁静的状态,天地万物因此而恒久不止。照心的本体是良知,妄心的本体也是良知。

175、知行的功夫本就不可分开,只因后世学者把知和行截然分开,当作两件事用功,失却了知行的本体,而事实上知行是同出自一个本体的,所以,才有知行合一并进的说法。

176、凡作文字要随我分限所及。若说得太过了,亦非修辞立诚矣。

177、史以明善恶、示训戒。

178、良心,孟子所谓‘每个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也是。是所谓的良知,是非之心,不用担心,不用学习。-王阳明

179、人如果知道这良知的秘诀,不管有多少邪念私心,有自己的良知察觉,自然会消除。可谓一粒灵丹。

180、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

181、你不能等别人为你铺路,而是要自己走,犯错,最后创造自己的路。-王阳明

182、有人问:善恶完全与事物是无关的吗?先生说:善恶只在你心中。无私欲私念自然就是遵循天理,就是善。动气皆因有私欲私念,就是恶。有人问:那么事物本身是无善恶的吗?先生说:心是这样,事物也是这样。

183、日:何者为天理?先生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184、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185、诚意之说,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但近世学者乃作第二义看,故稍与提掇紧要出来,非鄙人所能特倡也。

186、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

187、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

188、良知虽不滞于喜、怒、忧、惧,而喜、怒、忧、惧亦不外于良知也。

189、此心真切,见善就靠近,有过就改正,这才是真诚确切的功夫。这样,私欲就会一天天消亡,天理就会一天天明了。如果只顾追求做功夫的情景、期盼效果,那就反而会助长向心外求理的毛病,那就不是功夫。

190、良知是心的本体,所谓不动之恒照者。心的本体无所谓开始不开始。人即使产生妄念,但此时良知也未曾泯灭,只不过人一般不知道该时时存养良知,于是有时就会失去良知。人虽然有时昏庸闭塞之极,但其良知未尝不明觉,只是人们不能体察良知,时而被私欲遮蔽。虽有时失去了良知,但良知的本体并未消失,存养它就可以了。虽然有时受到私欲遮蔽,但良知的本体仍旧光明,体察它就可以了。如果认为良知也有个开始处,那么就是认为它有时不存在,这样理解良知,良知就不是心的本体了。

191、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

192、动静是一回事。在三更空空静静的时候存养天理,就是此时此刻应对事物的心:此时此刻应对事物的心,如果也是遵循此天理,就是那三更时空空静静的心。所以动静只是一回事,不能分开。

193、只要时刻存养本心,就是学习。过去和未来的事,想它有什么益处?只不过是丧失本心罢了。

194、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195、良知即一,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就其奇妙无穷的作用而言可称为神,就其无限流行运用而言可称为气,就其凝聚而言可称为精,无以论其壮,无以求其态。

196、格物不分动静,静止也是一种事物的状态。孟子说的必有事焉,就是说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要就事做功夫。

197、良知自然分辨善恶,哪还省什么善恶可想?

198、反身而诚语出《孟子》。格物是致知功夫,知得致知便已知得格物。若是未知格物,则是致知功夫亦未尝知也。

199、人心的本体本来就是天然的理,精明纯正,没有沾染丝毫杂物,只是一个无我而已。人心中千万不能有我,有我就是傲。古人圣贤的许多长处,也只是一个无我而已。无我自然能谦虚谨慎。谦虚是一切善的基础,傲是所有恶的源头。

200、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感谢您阅读“说说好句子”的《王阳明名言200句》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合适的名人名言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王阳明名言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