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说两句。
本人是网文扑街写手,市面上的小说教材基本都看过,畅销小说遇到就买,读完还随手写个评价啥的。
总而言之,算是比较中肯的评论者。
———————————————————————————————
先说一句,大家对一部实体小说的要求太高了。
没错,它是一部畅销图书。
看见精美的封面,推书的介绍,大家都以为,这是《岛》、《追风筝的人》、《群山回唱》、《偷影子的人》、《我的天才女友》,那种看完以后让人流泪感动,思绪满怀,想出去沿着公路跑步的小说。
但事实上,
现在无论是出版小说还是网络小说,都更偏向故事性。
我们已经很少看见像《纯真博物馆》那种一本书只有四五个情节、两三个转折的小说。
在美国,文学作品分两种:
非虚构类文学,和虚构类文学。
非虚构类文学,就是新闻写作,有纪实报告的作用。例如《寂静的春天》。
美国的文学发展比其他国家都晚,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美洲大地上甚至还没有统一文字。
美国人最开始文学的应用是信息传递——新闻。
美国小说作家大多数都是新闻记者,笔触会比较写实主义,缘由在此。美国比较出名的文学奖项,普利策奖,就是以新闻写作为出发点的奖项。
另一种,虚构类文学。
就是像《魔戒》、《冰与火之歌》、《纳尼亚传奇》、《地狱》、《天使与魔鬼》、《时间旅行者的妻子》都属于虚构类文学。
也就是说,故事建立在非现实元素或背景之上。
这样的故事,一定是故事性大于文学性。
这很好理解。
它本身是虚构的,如果内容不精彩,情节不曲折,读者能看什么呢?
《知更鸟女孩》的作者,查克温迪格,本身也是一名好莱坞编剧。
假设,它不用插叙的手法,
不用编剧设计技巧,
不描写暴力和恐怖的场景,
把主角设计成一个心地善良、不忍看陌生人逝去的乖乖女,或者是一个生活所迫,被逼入风尘,但心地善良的J女。
如果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的细腻感情经历,看透亲人生死,被迫与爱人诀别,最终大彻大悟发现人生的目的。
再用上温柔细腻的笔风,一些场景烘托的技巧,或许能把人的眼泪勾下来。
如果作者那么做了,
这本书或许能让差评者满意,
但是,如果故事变成这样,它顶多能拍一部电影,绝凑不成四五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即使它拍出来,收视率也一定很低。
大多数的差评者,不是因为觉得故事不精彩,或者是描述表达哪里出了问题。
他们是觉得,这样的小说,不值得一看。
他们不喜欢这样一个人物。
他们觉得一个小混混式的,满嘴脏话的女孩,不应该是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我看底下的评论,有读者花了几个小时,甚至一夜时间,读完之后却觉得书卖得不值。
因为,读者在电视剧里看同样一个故事,是免费的。
买书有花费。
她们觉得,故事应该包含更多营养,更深的意义,才配被当做“精神食粮”。
可是,恕我直言,这种文学观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环境。
在网文行业,有至少超过一半的读者是盗版读者。
如果我问他,你为什么看盗版?
他会说,网络小说,又不是实体书,花啥钱。
很多读者,甚至没有正版盗版的意识。
他们想的是,网上的东西一切都应该是免费的。
直到要正版盗版区别后,一些读者会安慰自己,网络小说嘛,都是瞎编乱造的,不值得花钱看。
呵呵,他们追一本书几年,到头来却觉得不值得看。
这是不是一种偏见呢?
《知更鸟女孩》是虚构类文学,不是纯文学。
美国有一套完整的文学影视产业链。
在书没开始写之前,大纲创意一递上去,凭作者的名头,就会有影视公司来谈。
它的性质,其实和网络小说差不多。
站在一个写手的角度来说,
《知更鸟女孩》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它运用了插叙的手法,描述精彩,悬念迭起,无论是人物设计,情节设计都是非常成熟。
最后,
再说一句,
如果你觉得失望,下一次再看见美国小说,腰封上有改编电视剧字样的书。
不要买!
记住,千万不要买!
要看文学性强、故事完成度高的小说,去买英国《布克奖》、《都柏林文学奖》的作品!
美国的小说,
尤其是改编几十集电视剧的小说,
都是一些故事性强,吸引力强,用来打发时间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