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行的句子 五行是什么 《易经》里为何不讲五行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五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今已渗透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术数当中更是最根本的奠基元素。

但是我们在学习《易经》的时候会发现,其中并没有对于五行的运用,甚至都没有提到过,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易经》以阴阳八卦为基础,本经成书于周朝,其内容早在之前就有了成熟的体系,而在那个时候,五行其实仅仅只有一个雏形,并没有发展完善,甚至连生克都没有一个靠谱的说法,自然也就不会在《易经》当中出现。

这里我们就知道了,阴阳和五行在早期是两种各自独立的理论,而阴阳八卦系统的完善时间早早领先于五行。

关于五行的起源,最早见于《尚书·甘誓》,不过梁启超认为这一篇文章并不可靠,所以五行一词的最早记录应当是出自《尚书·洪范》。

《洪范》中记载五行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不仅明确提到了五行,还提到了五行的基本性质,以及五行和五味的对应。而其中五行的顺序在后来被认为是五行生数,一直沿用至今,五味的对应也是如今中医学说当中运用的理论。

《洪范》此书虽然在西周时正式成书,但是其原文的内容应当是殷朝,也就是商代就已经存在的,由此可见,至少在商朝的时候,五行就已经有了雏形。

不过雏形仅仅只是雏形,这个时期的五行虽然已经开始把万事万物根据性质划分为五类,但还不够系统,也没有我们如今都知道的五行生克关系。

五行的发展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

在史伯与郑桓公的对话当中,出现了新的五行顺序,原文是:“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在这段话中,首先说明了万物之中的五行属性不是单一的,是五行相杂而诞生的万物,其次提出了土金木水火的顺序。

春秋时期,五行的传播发展非常迅速,五这个数字成为了特殊的数字,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五味”、“五色”、“五音”、“五谷”、“五脏”、“五星”、“五窍”等等。

渐渐的,甚至连神明都被纳入了五行体系,比如句芒属木、祝融属火、后土属土、蓐收属金、玄冥属水。

关于五行的句子 五行是什么 《易经》里为何不讲五行

而方位,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与五行产生了对应。

我们知道在《易经》体系当中,方位分为八方,与八卦相对应,而在五行体系当中,方位自然就按照东南西北中这五方来对应。

东方颜色为青色,五行属木;南方颜色为赤色,五行属火;西方颜色为白色,五行属金;北方颜色为黑色,五行属水;中央颜色为黄色,五行属土。

同时,天干地支也被纳入了五行体系当中,有些朋友可能认为,是先有了五行,才根据五行出现十天干十二地支,其实这是错误的。

天干地支早已有之,并且是没有五行属性的,也是在春秋战国这段时间,才开始与五行发生了关系。

那么最关键的五行生克思想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其实在当时,最先火起来的,是五行相胜的思想,也就是五行相克,人们用这种学说来解释天时变化、国家兴衰、战争胜负等等,其中当然也少不了日常占卜的吉凶祸福。

在五行相克大行流传的时候,五行相生的说法还只在小范围内流传,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五行学说在发展扩张的过程当中,五行相生理论的崛起已经成为必然。

在战国中期,邹衍都五行学说进行了相当丰富的总结,其学说不仅有明确的五行相胜内容,还将五行相生对应到四时变化里面,用五行来解释四时流转,将空间与时间相结合,这时候的五行学说已经成了相对完善的世界观。

四时即春夏秋冬,与木火金水相对应,但五行却还少了一个土,为了协调,便将土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放到夏季与秋季当中,如今的中医理论便是这样认为,这段属土的时间叫作长夏。

五行的发展在春秋战国已经相当完备,而在汉代谶纬学说发展起来之后,在术数方面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关于这些,我们留待后面再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