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受用一生的能力

近些年不管是在儿童教育还是在儿童心理学范畴,大家都在关心“幸福感”这项能力。幸福感如何养成?要想幸福感深耕于孩子的心田,那么就要将幸福种子从孩子幼时开始播种。

同事小丫是一个特别没自信的人,在公司干了七八年,仍旧是升职加薪无望。说起来这不怪别人,而是每当有新工作任务安排给他,小丫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行吧!”

为什么会如此没自信?一次茶余饭后的闲聊,让我了解到了小丫的童年过往。小时候,小丫家里的条件很一般,但也不算差,父母都是小镇的工人。但在吃穿用度方面,父母好像特别节俭,当别的孩子穿新衣服的时候,小丫妈妈自己动手给她做衣服。

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小丫也想妈妈提出过去郊游的计划,但妈妈瞪大眼睛望着她,似乎小丫犯了什么大错一样。最后妈妈给小丫的答案是:“你这孩子脑瓜子里胡思乱想什么呢?”

在小丫的心目中,提出新想法就等于是胡思乱想,只会得到妈妈的责骂,于是小丫慢慢地就变得“懂事”起来,她从不敢对爸妈乱提任何要求。

小丫的过往经历,是不是勾起了很多人的情感共鸣?童年时候,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家的爸妈,可以那么温和地对待孩子,可以天南海北跟孩子聊天,放假的时候还会抽空带着孩子四处游玩,而我们自己却只有呆在家中的一方天地中。作为父母,要知道幸福感并非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温馨的家庭关系作为土壤,家长的爱心、耐心作为肥料,才能让幸福的种子在孩子心目中生根发芽。

如何建立孩子幸福感?

一、和谐有爱的家庭环境

彤彤的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常年驻守外地,一年跟彤彤见面的日子总共加起来也不足15天,长期父爱的缺失让彤彤很胆小内向。在今年生日的时候,妈妈问彤彤最想要的是什么礼物?彤彤说:“我想要个爸爸!”

“幸福和快乐是两码事”这是著名主持人周立波先生所谈到的一个观点。在孩子的教育中,这个观点俨然是成立的。毕竟让孩子快乐的形式有很多种,一个新奇有趣的玩具就可以让他感受到短暂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和幸福无关。

真正的幸福是内心世界的安定与满足。当孩子在幼年时期,有双亲的陪伴,有家人的关爱,他们内心世界的安全感是很稳定的。成人往往都是希望赚取更多的金钱,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这只是满足了家长单方面的幸福定义。对孩子而言,在父母的陪伴之下看水中鱼儿嬉戏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二、不要否定、批评孩子

悦悦跟小伙伴一起蹲在路边看蚂蚁搬家,不小心洁白的公主裙拖到了泥土上,回家后妈妈狠狠地批评了她:“你看你现在像什么样?谁家女孩子跟你一样的野,洁白的公主裙就这样弄脏了。”悦悦很委屈的哭了起来,但是妈妈却并没有停止批评。

和悦悦妈妈一样的家长有很多,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每当孩子犯了任何一个小错误,就会批评指责他们。我们总是抱有很“美好的设想”,希望我们能够纠正孩子成长中每一个错误,让他们长大后成为我们心目中所想那样的“完人”。

让孩子拥有受用一生的能力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足以可见,幼童时期孩子所经历与接受的教育关乎他们一生。作为家长,我们总是用 “自定义的好意”来教育孩子,然后却往往适得其反,并没有换来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更严重的后果是,孩子在长期否定、批评中,他们的自信心流失,不敢表达个人的看法和见解,失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类孩子心中如何谈得上幸福感?

三、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李晓跟闺蜜碰头后,就决定替女儿报名学习围棋,理由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而且学得很好。但是这个提议,女儿念念是坚决反对:“我不感兴趣,我不喜欢!”

李晓板着面孔教训女儿:“你这孩子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有多少孩子都学不到?”但是念念并不理解“妈妈的苦心”,她嚎啕大哭:“你总是这样霸道,别人家孩子学什么就要让我也学生!”

故事中的李晓是不是让你觉得有些似曾相似?在现实生活中,多少父母有意识、无意识就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打着爱孩子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利,在扼杀孩子兴趣爱好的同时,我们也降低了孩子的幸福感。毕竟,尊重和理解才是孩子幸福感养成的最好养分。

幸福感是什么?

幸福感是什么?对成人来说,拥有自由支配的金钱,或者说一不二的权利。但对孩子来说,幸福感不止是要简单许多,也要广义许多。比如在一次幼儿园关于孩子幸福感讨论活动中,所有的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发言,有人说幸福就是爸爸带他去公园玩秋千,也有人说幸福是妈妈带他去游泳……

幸福感听起来是如此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很多童年缺失父母陪伴的孩子,或者童年时期得不到父母理解与尊重的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贫瘠得可怕。长大之后也因此吃了很多苦头,如果你想要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就请不要忽视他们童年的幸福感。

枕边育儿寄语:

大多数幸福感缺失的孩子都是性格内向,遇事懦怯,进入社会后更加不知道如何展现自己,遇事不自信,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而酿成这一切后果的根源,其实都跟童年时期幸福感养成脱离不了关系。所以说作为父母,我们也应当注重幸福感的培养。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