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即根据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所谓词汇意义,是指某一部分词所共同表示的某一种意义,如“人”、“车”、“马”、“郑庄公”等,虽然它们的语义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所谓语法功能,是指和别的词组合时表现出的能力,以及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汉语中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跟表示性质、状态或数量的词组合,构成定中词组,它们又经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等等。
●古代汉语的词也可以分为实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词气词、叹词。
●古代汉语中绝大多数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基本相同,但也有个别词类有差别。
二、古代汉语词类的活用及其主要类型
●在古代汉语中,本属某一词类的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其基本的语法功能,而使它具备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词类活用。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
今京不度,非制也。 (《左传隐公元年》)
●词类活用时,被活用的词虽然其词性临时发生了变化,但其意义仍然和它们原来固有的意义密切相关。而且,一旦离开了上下文,它们临时获得的语法功能也随之消失了,在与其他词组合时,依然显示出它们各自基本的语法功能。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只限于实词。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用为动词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该词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少数情况下,用如使动的不及物动词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被省略的宾语一般是代词“之”。
①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
③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
(《荀子.天论》)
2. 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于使动。由于及物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所以它们的使动用法和一般用法在形式上往往没有什么区别,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
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比较“则与斗卮酒,(樊)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矣: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孟子.梁惠王上》)
(比较“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上》)
●在动词的使动用法中,较多的是不及物使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相对要少一些。
3.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小国寡民。 (《老子》)
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往聘孟尝君。
(《战国策.齐策四》)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高余冠之岌岌,长余佩之陆离。 (《离骚》)
形容词用于使动的作用
●形容词用于使动,常常能够唤起人们色彩鲜明的形象化联想,收到特别的修辞效果,在古代汉语中用得比较广泛(“春风又绿江南岸”)。
4,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新序.节士》)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上高宗封事》)
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专有名词和方位名词偶尔而可以用于使动(较少)。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上高宗封事》)
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韩愈《进学解》)
四、意动用法
●形容词或名词用作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成什么”的意思,这种用法就叫“意动用法”。第13讲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ppt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妄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齐策一》邹忌、城北徐公)注意区别“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
时充国年七十馀,上老之。 (《汉书.赵充国传》)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于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的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况。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老子》第八十章)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左传.成公二年》)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礼记·礼运》)
形容词用于意动,反映的是主观认识,有时是符合客观事实,有时则未必符合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 (司马迁《报任安书》)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于意动,是直接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当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僖公三十年》)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自古而耻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四》)
襟三江而带五湖。 (王勃《滕王阁序》)
侣鱼虾而友麋鹿。
专有名词有时也可以用于意动
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吴王我”,指把我看成吴王那样的人。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把她看成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成夫人吗?)
五、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用作谓语时,不对主语进行判断;后面可能带有宾语,但它对宾语既没有“致使性”,又没有“意谓性”;有时前面有状语,或者后面有补语;表义上产生与原义密切关联的动作、行为意义,具有较强的行动性。这种用法,叫做名词用如动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
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司马迁《报任安书》)
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论语.先进》)
左并辔,右援袍而鼓。 (《左传·成公二年》)
许子衣褐……冠素。 (《孟子·滕文公上》)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实质
●名词临时具有的动词的属性:或带宾语,或状语修饰,或有补语等,除了名词用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外,统统属于名词用于动词。也就是说,名词用于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只是名词用于动词的两种特殊情况。
方位名词也可以用如动词,表示向某个方向行动
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 (《山海经.北山经》)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到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史记.项羽本纪》)
在特定的情况下,形容词和数词也可以用如动词。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
杂申椒与菌桂,岂维纫夫蕙茝? (屈原《离骚》)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千万。 (《孟子.滕文公上》)
六、名词用作状语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是古代汉语里一种常见的现象。
1.表示方位或处所,相当于“在…….”“从……”“向……”。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望,不见水端。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相当于“用……”“根据……”。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乃丹书帛日:“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表示对人的态度,“像对……一样”。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
4.表示比喻,“像……一样”
“嫂蛇行阑伏,四拜自跪而谢。” (《史记.苏秦列传》)
“射之,系人立而啼。”
七、词类活用的判断
1.“名词+名词”既非联合结构又非偏正结构。
赵主之子孙侯者。(《战国策.齐策》)
2.“名词+而+动词”。
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
3,“副词十名词”,名词用如动
词。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名词、形容词+代词”,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动词。
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
左右以君贱之……孟尝君客我。
5.“名词十介词结构”名词带补语,名词用如动词
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师还,馆于虞。 (《左传.售公五年》)
6.“能愿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苟子.劝学》)
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所+名词、形容词”,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盜跖》)
8.“形容词十名词”而非偏正结构。
该名词便成了形容词的宾语。于是梁王虚上位。 (《战国策.齐策四》)
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汉书弄法志》)
八、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所谓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在具体的语法环境中,应将这类词视为兼类词而非词类活用◇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甘其食,美其服。”
“公赐之食,食舍肉。”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前两例不能视为词类活用,后一例则应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从左右,皆肘之。”
●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活用和兼类两种现象之间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某词活用为某一类词时间久了,用得多了,常常促进其意义引申变化,就慢慢变成了兼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