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和启发!这些名人写给孩子的信饱含哲理,家长值得收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浸润式的影响。
所以平时,我很喜欢看一些名人们的传记故事,读他们教育孩子的故事,就好像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习,不仅看得更远,思考得也更深,育儿育己。
今天打算分享的”育儿经”,来自于拳拳之爱的父母们写给孩子的书信,他们的作者都是各领域的”大咖”!相信会给我们做父母的,一些新的视角和启发。
刘墉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
作家刘墉着眼于生活中的细节,用种番茄的事例启发女儿,指出读书就像种番茄一样,不能一直读、一直学,却始终不把知识”落地”,要边读,边思考、温习,才能有好的收获。
告诫女儿读书要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一定要及时运用,才能将知识真正地消化。让女儿学会正确读书,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黄磊 —— 《写给未来的你》
“选择学会些什么的话,诚实算是一个吧……你们一生将注定听到太多的谎言,同样你们也会有违心的话脱口而出。
但我仍旧希望你们诚实,诚实于你们自己,忠诚于内心的简单与轻松,不去计较周遭和自己曾有过的怀疑与不满,诚实地接受并且消化自己的人生。这种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勇敢的品格。”
从演员黄磊写给女儿的信中,我们可以读出爸爸黄磊没有把女儿当做小孩子,他从一开始就把女儿和自己放在平等的位置。两人像好朋友一样,轻松随意地聊着天。
他没有强硬地说”你们绝对不能说谎、说谎的孩子不是好孩子”,而是坦言每个人都可能说谎,你们也不例外,让女儿明白说谎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作为父亲,还是希望女儿能够做诚实的人,简简单单,忠诚于自己。这既是道德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很勇敢的象征。
傅雷 ——《傅雷家书》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耽心,更不必硬压在肚子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我相信你会逐渐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作家傅雷写给孩子们的书信,每次读起来都会觉得深受启发。儿子傅聪在家书中诉说学习的苦闷,所以傅雷写了这封回信给儿子。告诉儿子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只要尽力控制好度,不过分紧张颓废就好了。
表达对孩子来信所说的痛苦的理解,宽慰儿子,觉得苦闷就要和父母诉说,不要压抑自己,这没什么觉得可耻的。并且鼓励儿子,相信儿子一定会越来越坚强。
白岩松 —— 《生命的邮件》
“可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是在眼前,于是生命就变成劳役。我不希望你的人生是一路被诱惑奴役向前,忘记了享受生命中各个不同阶段的风景。
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在和自己赛跑,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学会追求,学会享受进步带来的乐趣…而不是为了那每一次的第一名。”
这封信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给儿子出生的礼物。他结合自己的生命感悟,告诫儿子不要被名利驱赶着向前,慢下来,珍惜生命中的每处风景。
教导孩子学会追求,享受进步,不要囿于成绩。直言”人生不是竞技,不必事事争第一”。学会”竖着看”,永远和自己赛跑,不断突破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于丹 ——《60分公民》
“孩子,人犯错是难免的。《论语》里子贡说过,一个君子犯了错,就像太阳的日食、月亮的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后,大家照样会仰望它。
妈妈希望你犯错以后,能勇敢站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能说一声对不起,这就是勇气。人总是要为自己买单的……没人能替代你,最爱你的人也不能替代你。”
学者于丹在写给女儿的信中,教育女儿敢于认错,比不犯错更重要。她直接指出”犯错是难免的”,又用日食和月食作比喻,让孩子明白犯错是不可怕的。
但犯错后,要勇敢地站出来,及时道歉弥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人都无法替代,鼓励孩子做一个独立、勇敢、有担当的人。
余光中 —— 《写给未来孩子的信》
“人生太过短促,而虚的东西又太多,你很容易眼花缭乱,最终一事无成。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限,我们活在世上能做好一件事足矣。写好一本书,做好一个主妇。
不要轻视平凡的人,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攻击自己做不到的事。你长大后会知道,做好一件事太难,但绝不要放弃。”
作家余光中写给孩子的信中,告诫孩子:人的一生很短促,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要珍惜时间,不要被一些杂乱的事情诱惑。
集中注意力,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不要因为困难就轻易放弃,也不要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利益、攻击他人,坦坦荡荡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梁启超 ——《梁启超家书》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作甚?着急他作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
这段话节选自近代革命家梁启超写给儿子梁思成的信。一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语中的,点醒了烦躁的梁思成,告诫儿子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教导梁思成安下心来,不要骄傲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踏踏实实地学习。专注当下,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至于结果,则不去想它,只要自己尽力了不后悔就好。
这些名人们写给孩子的书信,涵盖了成长道路上的方方面面,每次读完,都觉得受益匪浅。
无论是快乐读书、不争第一,还是知错就改、专注做事,都很好地将父母的爱溶解在了文字中,让孩子们感受到尊重与平等,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好好学习的。
一直很赞成于丹说的一句话”现在,社会上关于成功的教育太多了,我们几乎把成功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我始终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学会尊重孩子,成长自己,这样的家庭所发挥的影响和塑造的力量,才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爱与平等,真正茁壮成长。
看了这些名人们写给孩子的信,大家是不是很有感触?如果让你选择,你想给孩子一封怎样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