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其实是一种介于大地与天空之间的生命形式。根于泥土,却指向天空,是自然界中离天空最近的生命。住在树上,也就是选择了一种介于大地与天空,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生活方式,既脚踏实地,又有精神追求。我喜爱并热爱着大地上的这些树。
树是大地写给天空的诗,
我们把它砍下来,纪录我们的空虚。
——纪伯伦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毛
其实人和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尼采
我一直认为叶子是树的语言:松木善于针砭,相思则一树的梦句,爱自言自语。那么,我说这古树的薄叶乃哲人语,简且深。其实,生命到了这种程度,说什么都是多余,所以更多时候,树是无言。
——简媜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鲁迅
树的姿态各个不同。亭亭玉立者有之,矮墩墩的有之,有张牙舞爪者,有佝偻其背者,有戟剑森森者,有摇曳生姿者,各极其致。我想树沐浴在熏风之中,抽芽放蕊,它必有一番愉快的心情。等到花簇簇、锦簇簇,满枝头红红绿绿的时候,招蜂引蝶,自又有一番得意。落英缤纷的时候可能有一点伤感,结实累累的时候又会有一点迟暮之思。我又揣想,蚂蚁在树干上爬,可能会觉得痒痒出溜的;蝉在枝叶间高歌,也可能会觉得聒噪不堪。总之,树是活的,只是不会走路,根扎在哪里便住在哪里,永远没有颠沛流离之苦。
小时候听“名人演讲”,有一次是一位什么“都督”之类的角色讲演“人生哲学”,我只记得其中一点点,他说:“植物的根是向下伸,兽畜的头是和身躯平的,人是立起来的,他的头是在最上端。”我当时觉得这是一大发现,也许是生物进化论的又一崭新的说法。怪不得人为万物之灵,原来他和树比较起来是本末倒置的。人的头高高在上,所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可是历来有不少诗人并不这样想,他们一点也不鄙视树。美国的佛洛斯特有一首诗,名《我的窗前树》,他说他看出树与人早晚是同一命运的,都要倒下去,只有一点不同,树担心的是外在的险厄,人烦虑的是内心的风波。树和人,都是上帝的创造。
——节选自梁实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