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他认为历史上写得最好的咏物词,就是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写于元丰四年(1081),此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春夏之交,好友章楶(字质夫)写了一首《水龙吟》,寄给苏轼,让他和词。
水龙吟·杨花(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章楶(jié)并不是大词人,《全宋词》仅收录到他的两首词,但这首词却是写得极好的,苏轼在回信中也称赞其“极妙”。
苏轼书信
苏轼《与章质夫书》:“《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章质夫的词,已是可传世的经典,要和词很难,更何况还是次韵。次韵不仅是要用原作的词牌来写,而且每个押韵的字必须相同。我们对比两首词,就会发现,韵脚“坠”、“思”、“闭”、“起”、“缀”、“碎”、“水”、“泪”,都是相同的。有这样多的束缚和限制,要写好一首词,可谓难上加难。
而苏轼不仅写出来了,还写成了最好的咏物词。
下面我们来品读苏轼的《水龙吟》全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从教:听任,不管。杨花像花又不是花,有花之形,无花之香,它不像那些艳丽的花那样让人怜惜,四散飘落也无人在意。
开篇两句,在描写杨花时,在不经意间,便词词人与友人这些迁客逐臣的身世感慨化入其中。
宋人张炎《词源》卷下《杂论》中说:“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圧倒今古。”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杜甫有诗云:“落絮游丝亦有情,随风照日宜轻举。”杨花飞离枝头,“抛家”而去,看起来很无情,仔细思量,却有着依依不舍之意。
苏轼的这首词,词意微妙曲折,很多地方颇为难解,而他写给章质夫的书信,便是理解这首词的钥匙。
书信中明确写到,章质夫是柳花飞扬之时离家外出做巡按,苏轼想到他的家人“闭门愁断”的样子,因而写了这首词,所以词中的一个主题,便是章质夫与家人的离愁别绪。前四句写杨花四散飘落,便有以杨花喻章质夫之意。像词人与章质夫这样的迁客逐臣,漂泊天涯,无人怜惜。他们离家别亲,看似无情,实是不得已。他们的内心有着对故乡与亲人的无限眷念。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萦损:离别愁思的萦绕折磨。娇眼:柳叶的形态很像人的眼睛,这里可以说是词人由柳叶联想到了闺中的思妇,也可以说是用思妇的眼睛来比喻柳叶。苏轼将物与人合写,让人分不清本体和喻体。
从物的角度来说,前四句写杨花,这三句则写柳叶。风吹柳叶翻来翻去,就像思妇因为受到离愁折磨,困倦时欲开还闭的眼晴。
从写人的角度来说,前四句写章质夫离家游宦,这三句则写家中妻子对他的思念。她温柔的心肠遭受着离愁的萦绕折磨,累得困倦酣睡,眼晴想睁开又还闭上。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莺呼起: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在酣睡的梦中,妻子随风飘到万里之外,寻找郎君的去处,然而美梦却被啼叫的莺儿吵醒。
上片最后的这几句,看似完全写人,没有写物,但我们依然可以将思妇看成是柳树的比喻。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也是柳树对杨花的眷念。莺儿与柳树,也有潜在的勾连,只是苏轼这种了无痕迹的写法,要我们细细品味才能明白。
清人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五中说:“随风万里寻郎,悉杨花神魂。”又说:“读他文字,精灵尚在文字里面;坡老只见精灵,不见文字。”
词的上片,写物写人,浑然莫辨。写柳絮飘散四方,就是写章质夫离家做官,漂泊天涯。写柳叶随风翻飞,就如同思妇睡梦中欲开还闭的眼睛,继而过渡到思妇的梦境,将柳叶对杨花的缱绻之情写得十分形象,而这也是在写章质夫妻子对他的思念。如此莫测的笔法,真是“只见精灵,不见文字”。
下片转入抒情,写词人对柳花飞散的同情,夹杂着伤春的情绪,暗含着苏轼对他这些遭受打击的朋友以及他自己的同情。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缀(zhuì),连结。苏轼在这里宕开一笔,说不恨杨花飞尽,然而杨花飞尽之时,也是春天将尽之时,那西园的繁花,也随着零落成泥了,这是一首说不出的痛。
从苏轼自身的遭遇来说,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也就罢了,最让他痛苦的是连累了朋友,有的朋友因为与他交往紧密,有的朋友因为营救他,都受到了牵连,这对于看重朋友的苏轼来说,内心无疑是非常愧疚的。这两句便暗含了这样的情绪。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萍碎:传说杨花“入沼池即为浮萍”(见《本草纲目》)。苏轼也自注说:“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这当然不符合科学,但不影响诗意的表达,诗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早晨一场雨过后,四处飞散的杨花去了哪里呢?都化作了一池细碎的浮萍了。
柳絮随风飘散,浮萍随水漂流,在古诗词中,它们都象征着一种难以自主的命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三分春色,两分“零落成泥碾作尘”,一分飘散入流水。正如那些美好的事物,那些美好的愿望,最终都被现实消磨干净。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最后三句的句读,存在一些争议。有断句为“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还有断句为“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众说纷纭。因为这是一首次韵词,所以我按照章质夫的原词断句。
词的最后,苏轼将散落的点点杨花,比喻成离人的眼泪,呼应了上片的内容,同时画龙点睛,将全词的情感推到高潮。
苏轼的这首杨花词,是咏物词,却又不限于咏物。它将咏物与写人结合了起来,在写杨花与柳叶的同时,也在写章质夫夫妻的思念,在写杨花零落飘散的同时,也融入了词人与友人的坎坷命运与不幸际遇,咏物与写人,两者浑然莫辨。咏物而寓情于物,又使物达于情,致使全词词韵谐婉曲折,情调幽怨缠绵,不愧为咏物词的千古佳作。